應該沒有人一開始就什麼都會,每個人都有剛入門的時候,自己組裝電腦其實是蠻有趣的事情,尤其是組裝的過程,把一些零組件組合在一起,插電後等待開機B一聲時的感動。記得15年前為了是玩遊戲不用一直換軟碟片, 第一次買的零組件是一顆20MB的Seagate硬碟,邊摸邊看書,也莫名的裝好且格式化,看著吞食天地在換地圖時沒有一點兒停頓,差點沒感動到眼淚掉下 來,也開始了硬體DIY的不歸路。 可能只是比較主觀的看法,DIY市場似乎有越來越走弱的感覺,大者恆大一線大廠不斷以價格戰打壓二、三線,集中商圈好像也沒有十年前各大品牌林立的光景, 價格競爭的關係也只是其一,至於如何就不深入探討,似乎有點偏離了主題,如果你是新手或是剛入門的玩家這篇文章也許有那麼點幫助,至於資深老鳥們,關於錯 誤或建議也請予指教。

電腦主機的基本構造
電腦主機最基本的配備有主機板、CPU、記憶體、顯示卡、電源供應器,有了這些東西,最基本你就可以開機看到BIOS,不過還需要儲存設備(硬碟、光碟、 軟碟、隨身碟...等等)才有辦法執行作業系統或是應用軟體,為了讓電腦看起來像是電腦以及安全性考量,機殼是一般使用者必備的,不過此時應該有許多人納 悶,討論區裡面的玩家測試幾乎都不用機殼的,嗯!那些叔叔是有練過的喔,通常是為了測試時的拆裝簡便,如果你的電腦是要跟一般正常人一樣使用,那就別省這 個錢吧。

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電腦?
電腦的規格相當的多,但是要如何選購?預算絕對是第一考量,依照以往的經驗,在集中市場(光華、NOVA、電子街...等等)比較便宜的主機大概是在台幣 一萬元左右(不含螢幕),現在記憶體跟CPU降蠻多的,可能還要更低,通常這類的主機皆為內建顯示居多(可省下顯示卡的費用),可能就不考量能否玩3D的 遊戲,以文書、上網、一般影音為考量,其實最便宜的主機應當都是綽綽有餘,如果您想要玩3D遊戲,建議不要買內建顯示的主機板,可以多買一張中階或以上的 顯示卡,最近才上市的8500GT大概是在三千出頭台幣就有了,一台可以玩3D遊戲且還算順暢的最低預算應該是落在台幣一萬三千左右,其他的細項選購就不 再這邊一一贅述,關於這部份有問題的也可以在新手發問區留言,保證可以尋求到解答。

以下是參與這次組裝教學的零組件列表
CPU:AMD Sempron 3000+
CPU散熱器:CPU盒裝內附原廠風扇
記憶體:DDRII 667 1GBx2
主機板:MSI K9AGM2
顯示卡:主機板內建顯示
硬碟:HITACHI SATAII 160G
光碟機:NEC 16X DVD-RW
電源供應器:台達350W
機殼:Cooler Master Elite 340

除了上述這些東西,你還需要一把大小長短適中且好轉的十字螺絲起子,還有平坦的桌面。

先 別急著把主機板裝上機殼,一開始可以先從CPU著手,把CPU先裝到主機板,因為機殼內的空間有限,如果先把主機板裝到機殼的再裝CPU的話會比 較不順手,如圖所示,CPU若裝錯腳位也是裝不進去的,以AM2的CPU為例,CPU上面有個金色三角形圖示,對準主機板上的socket腳座的三角形圖 示輕輕溫柔的放進去,如果放不進去,請檢查一下腳位是否正確或是CPU上的腳有歪掉。

放進去之後,把卡榫往下壓,固定好CPU。

接 著就是安裝CPU散熱器,原廠的風扇都算是相當簡單安裝,在安裝之前,CPU要塗上散熱膏,其主要的目的是讓CPU與散熱器有比較緊密的接觸,達 到最佳的散熱效果,如下圖示,原廠風扇都會直接貼一層散熱膏在底座,此時就不需要在CPU上塗抹散熱膏,如果你有比較好的散熱膏可以使用,可以用去漬油將 底座的散熱膏抹掉,注意塗抹散熱膏時主要是讓CPU可以完全接觸到散熱器底座即可,不是越多越好,薄薄一層即可,我有看過有人塗抹”整顆”CPU,包括連 CPU的背部跟針腳…這麼做並不會讓CPU比較涼。

將CPU散熱器溝槽扣上Scoket座兩邊,在將卡榫扳上扣緊。

這樣就已經完成了,接著在主機板上找到CPU FAN的pin腳,將散熱器的風扇電源線插上,新的已經為4pin,有防呆裝置,插反了是插不進去的。

接 著可以先將記憶體插上,記憶體都有防呆裝置,在中間的地方有個凹槽,只要對準主機板插入即可,可避免插反了把記憶體給燒了,通常我們都會買兩隻一 樣的記憶體來跑雙通道,有些主機板的規格不同,可能會有四個插槽,至於插在哪兩個槽會啟動雙通道就得看看說明書,如果只有兩個槽應該是沒有這困惱。

接著可以把主機板先放到旁邊,拿出機殼內的螺絲,先找出銅柱把它鎖到機殼上,鎖的孔位要特別注意有應對主機板的孔位,如果底部有銅柱卻沒對應到主機板的孔位,銅柱若頂到主機板底部線路是非常有可能會造成短路的,要特別注意。

把主機板鎖上機殼之前可以先把電源供應器鎖上,有些機殼並不是很大,如果先鎖主機板的話,電源供應器可能會不好安裝,接著將主機板所附的IO擋板裝上。

在裝上主機板的時候,還是得提醒一下,機殼上全部的銅柱一定要對應主機板上的孔位,如果是因為安裝燒毀可是算人為喔!不在保固範圍內。

裝好主機板後可以將機殼前置的一些IO功能拉上,通常比較常見的是前置音效與USB介面,如下圖示為前置音效的線,在主機板上可以輕易找到,因為每一款主機板的位置都不大相同,可以在主機板說明書上找一下,大多都會有防呆裝置,對準有缺腳的插上準沒錯。

一般的機殼通常會有兩組前置USB,在主機板上可以找到擴充USB的PIN腳,插上時要注意順序VCC、USB-、USB+、GND插反了會燒掉喔。

接著就是面板的開關與LED燈,分別有POWER SW(電源開關)、RESET SW(重置鍵)、HDD LED(硬碟訊號燈)、P LED(電源指示燈),通常這些PIN腳會在主機板的右下角。

有些主機板可能礙於佈線空間的關係,標示如果不是很清楚,沒關係!可以拿出主機板說明書來參考,不懂英文也不要緊,只要找到相關的圖示,位置還是一目了然,正負都標示的相當清楚,如果你的機殼上的線沒有標示正負,有個簡單的分辨方法,通常有顏色的就是正,白色為負。

把線都接好之後就比較輕鬆了,光碟機與硬碟的安裝都算是相當簡單,裝光碟機前先把擋板拆下來,有些機殼的擋板很好拆,擋板與面板通常是由卡榫卡住而已,只要從內往外敲就可以敲下來,或者是把卡榫扳開即可拆下檔板。

將光碟與硬碟用螺絲固定好之後,接上排線與電源線,這兩者都有防呆裝置只要仔細看要裝錯實在有點難度,排線會有一邊為紅色,那是PIN腳的第一腳位,通常是與電源線的紅線相對。

主機板上得IDE插槽也有防呆裝置,對準缺口不會錯的,SATA的接口也是一樣,不過要小心SATA的接口可能比餅乾還脆弱的,一不小心太粗魯可能就扳斷了。

目前的主機板上都有很多組SATA,隨便插一個都可以正常使用,再來就可以把電源線接上,舊款的電源供應器的主電源線會與現在的主機板有點差異,少了四隻腳,不過仍然是可以正常的運作,也不用擔心會插錯邊,防呆裝置萬歲!

應該是從K7、P4之後就還得接額外的小4PIN,SATA硬碟可能會有兩種電源接口(如下圖),只要擇期一即可,不用兩個都插。

都安裝完成之後凌亂的線有可能會卡到風扇,可以把線整理一下,主要是看起來沒那麼亂,內部的散熱也會比較良好,其實我並不大會整線,曾經看過整線達人可以不需要束線就整得相當美。

安裝好之後,當然要試一下能不能開機,如果你聽到B一聲,恭喜你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了。

無法開機的常見問題?
1. 開機後馬上瞬間斷電?有可能是主機板的短路保護,請重新檢查主機板底部是否有跟銅柱接觸短路,或是USB、1394等等插錯腳位,切記不要有此問題別鐵齒一直按電源,可能幾次瞬斷後就是燒了某些東西了。
2. 有不斷的BB聲?可能是記憶體或是顯示卡沒有插好的關係,關於BIOS聲音的提示可以參考 http://forum.coolaler.com/showthread.php?t=149415

基本上電腦DIY已經相當多年,有許多零組件都有防呆裝置,安裝、拆裝都算是相當的人性化,幾乎沒有什麼技術性,只要別粗心大意即可,接著就是保佑別買到不良品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bi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